1月26日,記者從中交一航局獲悉,深中通道房建項目西島主體建筑屋面單層網殼鋼結構吊裝作業(yè)于1月25日全部完成。據悉,目前深中通道房建項目各項建設進展順利,西人工島最高單體建筑、三圍消防救援基地主體結構已于近日完成了封頂。
深中通道房建項目西島主體建筑鋼結構吊裝全部完成。 通訊員供圖
1月25日,隨著最后一榀鋼梁精準對位至特定位置,深中通道房建項目西島主體建筑屋面單層網殼鋼結構吊裝作業(yè)全部完成。據介紹,深中通道房建項目西島主體結構屋面鋼結構整體采用鋼網殼結構。鋼結構體系復雜,異型鋼構件多,總重約1750噸,由2216個構件組成。其中,A、B區(qū)為大跨度人字形斜柱及空間梁,最高為31.5米,最長跨度為39米,最大吊裝重量22噸。在吊裝過程中,項目團隊克服了海上運輸受阻、吊裝場地狹小、鋼構件線型復雜、區(qū)域交叉施工多等諸多困難,通過BIM建模創(chuàng)新雙面地面拼臥、高空合龍拼裝方式,歷時65天安全平穩(wěn)、精準高效地完成了西島主體建筑屋面232榀鋼梁全部吊裝任務。
據介紹,深中通道房建項目為深中通道的重要子項項目,主要分為西人工島、東人工島、三圍消防救援基地三個工區(qū),由中交一航局城建分公司負責組織施工。記者采訪了解到,在西島主體建筑鋼結構吊裝完成之前,深中通道房建項目西人工島最高單體建筑——海底隧道配套通風設施風塔也于1月23日順利實現(xiàn)封頂,為深中通道按期全線通車奠定基礎。
深中通道西人工島外景,藍色建筑物為建設中的風塔。 通訊員供圖
風塔位于西人工島主樓右側之上,高達55米,是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的附屬通風換氣設施,實現(xiàn)隧道內部的空氣流通,被稱為隧道的“呼吸系統(tǒng)”。作為西人工島標志性建筑之一,風塔的外形上大下小,由多個多邊形組合而成。外圍護結構全部為清水混凝土,且斜面交錯布置,加固工藝復雜。建設團隊通過試驗研究、理論分析與數(shù)值計算、方案比選、樣板制作等多種手段,合理選定混凝土混合比、加固體系及保護劑品牌,解決了斜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難題。
風塔效果圖。 通訊員供圖
此外,深中通道房建項目三圍消防救援基地三棟單體主體結構于1月19日實現(xiàn)全面封頂,為后續(xù)順利交付奠定堅實基礎。三圍消防救援基地位于深圳市寶安區(qū)三圍碼頭西北側,毗鄰深中通道東人工島,主要單體建筑有養(yǎng)護工區(qū)、消防站、水泵房等房建工程,該工程完工后將為深中通道持續(xù)提供有力消防安全保障。
編輯 陳彥 二審 周振捷? 三審 向才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