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的中山熱浪翻涌:省中運會游泳賽場“中山小飛魚”李依頻勇奪3枚金牌;西區(qū)鐵城小學籃球隊問鼎全國小學生籃球聯(lián)賽南區(qū)U10組冠軍;東升高中棒球隊摘得2025年廣東省青少年棒球錦標賽甲組和乙組冠軍并榮膺團體總分第一名——這些閃耀的獎牌背后,是中山300多所體育傳統(tǒng)特色校共同構建的體教融合生態(tài)。

省中運會武術賽,中山選手正在進行集體基本功比賽。見習記者 張景天 攝
近年來,中山打破體育與教育的壁壘,以健康為落腳點推進體教融合發(fā)展,構建市—鎮(zhèn)—校三級聯(lián)賽與“一校多品”特色項目,全面推進體育強市與健康城市建設,形成“體育回歸教育,教育反哺體育”的中山體教融合新樣板。
三級賽事體系:
打造體育人才成長的暢通路徑
作為全省唯一實現(xiàn)教育與體育部門合并的地級市,中山以賽事為切入點、以學校為著力點、以健康為落腳點推進體教融合,全面規(guī)劃競技體育發(fā)展藍圖。

7月23日下午,廣東省第十四屆中學生運動會田徑比賽女子高中組400米欄決賽中,中山市代表隊選手林韻瀅以1分01秒52的優(yōu)異成績勇奪冠軍。 記者 繆曉劍 攝
經過多年的規(guī)劃布局,中山的競技體育已形成跳水、攀巖、棒壘球、游泳、籃球、排球、自行車、田徑、武術、摔跤、跆拳道等優(yōu)勢項目。在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(yǎng)上,已逐步形成以市體校為主陣地,聯(lián)合辦隊學校、高水平運動隊學校、體育后備人才訓練示范校為輔助,同時吸納體育協(xié)會和俱樂部等社會力量的 “四位一體”培養(yǎng)體系。
“我們?yōu)榍嗌倌甏蛟炝艘粋€從班級擂臺到全國舞臺的晉級通道?!笔薪腆w局競技體育科科長況亮介紹道。中山市參照“U系列”賽事體系,分學段建構小、初、高三級賽事階梯。圍繞“三大球”(籃球、足球、排球)、“兩小球”(乒乓球、羽毛球)以及田徑、游泳等普及度高的項目,通過學校舉辦的“體育節(jié)”“校運會”等校級體育賽事,以及鎮(zhèn)街層面的“鎮(zhèn)(街道)運動會”“聯(lián)賽”等形式,為青少年提供豐富的競技平臺。中山市每年舉辦超過40項市級中小學生體育競賽,2024年更是增至44項,參賽人次超過3萬,形成“幼兒園—小學—初中—高中”體育人才貫通培養(yǎng)渠道。

省中運會羽毛球賽決賽,中山隊凌浩航與郭芷慧在羽毛球混雙比賽的決賽中。記者 繆曉劍 攝
中山還通過鎮(zhèn)校聯(lián)動打造“體育IP”。以東升高級中學為例,該校組建了中山第一支棒球隊,如今不僅在全國五人制棒球與青少年錦標賽中實現(xiàn)三連冠,還為國家和省市級棒球職業(yè)隊輸送了大批優(yōu)秀人才。
“三級聯(lián)賽不是淘汰機制,而是成長階梯?!睕r亮強調,“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掌握1-2項運動技能,培養(yǎng)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?!?/p>
特色矩陣:
一校多品,激活區(qū)域體育基因
走進東區(qū)朗晴小學,網(wǎng)球在空中劃出優(yōu)美弧線;中山紀念中學慶齡堂(體育館)內,男排運動員正為省中運會做最后沖刺;火炬開發(fā)區(qū)博凱小學綠茵場上,足球小將正凌空抽射,展現(xiàn)他們的風采……

7月18日,廣東省第十四屆中學生運動會健美操比賽競賽-預賽在中山市中等專業(yè)學校舉行。記者 繆曉劍 攝
在中山,體育早已超越運動范疇,而是一種深入校園的文化基因。301所體育傳統(tǒng)特色學校深挖自身優(yōu)勢,精準定位,實現(xiàn)“一校一品”“一校多品”特色矩陣,籃球、足球、排球、棒球、武術、健美操、游泳、定向越野、花樣跳繩等特色體育如爛漫山花,裝點著五育并舉的教育畫卷,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。
中山市實驗小學以“健康第一”為理念,構建“4+6”體育課程項目結構,把游泳、足球、籃球和武術列為必修項目,把攀巖、輪滑、射箭、擊劍、羽毛球、乒乓球列為選修項目,供學子們自由選擇。學校更是以學年為周期,策劃了競技、拓展、展示三大類校園體育賽事,實現(xiàn)“周周有比賽,人人可參與”的體育氛圍。
作為中山市基礎教育的核心力量之一,中山市第一中學在本屆省中運會田徑比賽中成績斐然。學校建立了三級體育競賽體系,廣泛開展各類體育賽事,每年都會舉行春秋兩季學生運動會?!拔覀兊倪\動會,集體項目與個人項目各占50%。” 該校黨委委員、副校長楊炎深介紹道,集體項目如跳大繩、往返接力跑等,強調全員參與,個人項目則以競技類為主,鼓勵有運動特長和運動興趣的學生展現(xiàn)自我風采。在這里,體育是每位學子的“必修課”。

中山紀念中學男子排球隊是廣東省的中學生男排勁旅,曾代表中山市參加廣東省各類青少年比賽和中學生比賽,多次獲得全省前3名,累計斬獲中山市高中排球錦標賽男子冠軍共20次。
東區(qū)朗晴小學選擇足球、排球作為體育特色項目,每年都會舉辦班級足球賽和排球賽?!澳康木褪亲尭嗟膶W生參與到運動中,增強體質,錘煉意志,在成長中享受運動的快樂?!斌w育教師溫劉軍說道。
體教融合創(chuàng)新:?
中山少年閃耀國內外賽場
中山還創(chuàng)新實踐路徑,激發(fā)學生運動參與熱情。首創(chuàng)“天天動起來”全周期運動模式、“全科體育”教學模式和“社區(qū)學?!奔倨谕泄苣J?,讓體育不再是課程的“配角”,而是激活學生全面發(fā)展的澎湃引擎。
成效直觀反映在健康指標上,全市學生體質優(yōu)良率從2019年的29%提升到2024年的74%;體質不斷增強,體質合格率達99%以上,近視率較2020年下降約5.6%(國家目標為每年遞減0.5%),肥胖率亦逐年下降。

7月24日,女子初中組1500米比賽在興中體育場舉行。記者 繆曉劍 攝
中山體教融合戰(zhàn)略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整體健康水平,更為廣東省隊及國家隊輸送了大批優(yōu)秀運動員。蘇炳添、梁文沖、梁銳基、陳藝文等均從中山起航,走向更廣闊的競技舞臺;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上,9名中山籍運動員勇奪6金2銀,展現(xiàn)了中山少年的風采。
在校園特色體育方面,中山同樣成果顯著。東升高中棒球隊代表國家出征,斬獲亞洲杯第二、世界杯第五的成績。中山紀念中學攀巖隊在國家錦標賽上為廣東贏得6枚金牌。中山一中學子兩度在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上打破男子4×100米接力紀錄,勇奪冠軍。
編輯? 何淼? 二審? 韋多加? ?三審? 蘇小紅??